立體車庫的發展史:立體車庫的出現是在第二次汽車工業變革之后。隨著歐洲汽車工業的繁榮和發展,歐洲出現了早的立體車庫。歐洲立體車庫的出現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對照汽車工業的第三次變革,隨著日本汽車工業出現奇跡,之后立體車庫在日本開始發展。載車盤向下運行過程中,首先打開對應的掛鉤,系統檢測到掛鉤打開的信號后,系統開始下降,如果掛鉤未打開,載車盤不會下降。至今立體車庫在日本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同一時期,韓國和臺灣也出現了立體車庫。韓國和臺灣立體車庫出現晚于日本,亦有近40年歷史。倉儲式立體車庫技術早出現于歐洲。日本立體車庫的技術來源于歐洲。日本是一個特別善于學習和借鑒其國家成功經驗的民族。由于日本地域狹小,塔式立體車庫在日本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汽車工業開始起步。21世紀進入飛速發展時代。自動化立體車庫的技術分類及其特點:升降橫移類機械式:升降橫移式機械車庫采用載車板對車輛進行存取,這種結構的設備運用模塊與集成化的設計,配置上靈活,規??纱罂尚?,建設方便,成本低,同時消防,內外裝修,基建等投資比其他類車庫少。我國立體車庫行業相對于歐洲、日本、韓國家而言起步較晚,從一臺設備誕生到現在,只有近20年歷史。在這20年中,前期發展緩慢,直到1996年,全國機械式立體車庫停車設備每年的銷售、安裝量不足1000個泊位。
是一種在露天場地設計安裝的兩層或多層的底層架空鋼架結構停車平臺,供給車輛自走停放(特定型號的需汽車電梯配合),在保留原先的地面性質和功能的前提下,實現增加停車面積為占地面積的一倍或以上。立體車庫的控制系統:現代大型建筑的主流是智能化大廈和小區,因此自動化立體停車設備或車庫的自動控制系統將成為智能化大廈和小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設備主要部件為工廠加工,現場以安裝為主,施工快捷。
1:停車數量較大,存取車頻繁的停車場
2:大型賣場 (1、2、3層做賣場,4、5、6層為停車場)、商業區、交通樞紐、大型公共停車場及汽車倉儲庫
產品技術特點:
1:實現多層立體停車,使停車位數量成倍增加;
2:車輛自走停放,無機械傳動,無噪音,無需維保,零故障;
3:設備使用年限長,對停車車種沒有限制;
4:鋼結構主體,外形裝飾美觀,可立體綠化,形成標志性建筑;
5:與混凝土結構相比,造價低,減少施工的環境污染;
6:可實現智能化停車管理系統,節約人力成本。
立體車庫盈利能力的核心影響因素為:停車場實際使用率、收費定價機制和商業項目配建與否。與此相關政策出臺落地有序,盈利能力有望增強。主要由骨架、停車位、升降機、橫移機構、升降旋轉機構、安全系統、控制拖動系統、收費管理系統、監視系統、消防系統等組成。內外動力齊聚,_行業量變提速,目前,入庫停車場PPP項目超163個,投資額超677億元(立體停車樓項目超19個,金額超71億元)。結合地方出臺政策,與立體車庫盈利能力相關的核心政策歸納如下:
停車場使用率:具體措施聚焦于三個方面,1)“互聯網+停車”;2)提升提升停車設備制造水平;3)逐步減少路內停車泊位,加強違規停車治理。
停車收費定價機制:目前政策對停車收費機制的主要觀點為:發揮價格杠桿作用,逐步縮小定價范圍,由社會資本與共同投資的新建停車設施,車輛停放服務收費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投資經營者根據市場因素和停車高低峰時段自主定價。
商業配建項目:1)公共停車場在符合相關要求前提下,可經營廣告、智能提貨柜等配套增值服務項目,商業配套面積在20%左右;2)部分地方允許投資商出售一定比例車位,同時,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停車場配備充電樁將成為趨勢。